志工故事

首頁 > 志工故事 > 心情分享 > 走在陽光裡-生態廉政宣導有感
字級設定:

走在陽光裡-生態廉政宣導有感

志工/ 編輯/農業部政風處
    身為林務人員大家庭中的1員,看到同仁中有人參加森林志工將森林保育理念不僅作為事業投入,公餘更奉獻自己為民眾生態解說,傳遞環境保育理念,見賢思齊的動機常隱隱躍動,103年中從機關同仁訊息得知林務局政風室招募廉政志工,立即報名參加,同年10月受完廉政志工特殊訓練課程結業,終於進入志工家族,開始為反貪倡廉盡一己棉薄之力。
    花蓮林區管理處政風室每年植樹月期間都會結合社區學校舉辦系列宣導活動,很榮幸能穿上廉政志工背心將反貪理念「民眾洽公不能送、不用送、也不必送」、「行賄有罪不可行」、「全民齊反貪」、「貪污零容忍」,透過趣味遊戲有獎徵答深化民眾及學生廉能核心價值。
     自104年12月9日政府施行「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施行法」是我國接軌國際打擊貪腐的重要紀元,工作上看到國家訂頒行政程序法、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遊說法、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資訊公開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等一部一部的陽光法案,在在顯示政府推動良善公共治理建立廉能政府的決心。
    從事廉政宣導時常看見民眾認同反貪但是不認為與其有切身關係,就像環境保護很像是政府機關的事,這種天經地義坐享好山好水的疏離感,正是民主社會反動力量最喜歡的心態,我深感憂慮,想在從事志工宣導活動中將如此重要但抽象的廉政概念,用具體的道具操作,讓民眾心領神會的秒懂,是加入廉政志工後常與所屬政風室討論的議題。
    回想2010年參觀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有展場用生態球展示模擬地球生物系生態循環的道具令人印象深刻,源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1960年代進行的試驗,密閉玻璃球體內有3/4的水,一層細砂、海藻、小蝦、細菌和蝸牛組合的微型循環生態系,海藻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供小蝦、細菌和蝸牛呼吸及食物是生態系生產者,小蝦、蝸牛是消費者,同時小蝦、蝸牛排泄有機物被細菌分解成無機鹽類再被海藻吸收,如此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再到消費者循環過程,三者如果能達到平衡就能維持生態球的生命現象,這過程唯一能投入密閉統的能量就是「陽光」。
    身為保育機關的一員構思將生態平衡永續發展的觀念結合廉政宣導,已完成初步發想,再來如何鏈結「廉政」政府運作的概念,經過與政風室人員討論過後決定用國家要素:人民、土地、政府,類比生產者、消費者及分配(解)者,加上春秋時期子貢問政孔子答以「民無信不立。」可知古聖先賢重視誠信立國,當今聯合國推動反貪腐公約要求各締約國打擊貪腐並推動行政透明及良善治理,可以我國行政程序法第一條及說明制定行政法是為增進人民對行政之「信賴」,為使行政行為遵循公正、公開與民主程序等同反貪腐公約之行政透明,以保障人民權益,提高效能對比良善治理,來進行國內法和國際公約的相互印證。
    106年植樹月活動開始以「與陽光有約‧生態瓶」為主軸展開生態廉政宣導,宣導過程中看到民眾、學生老師、家庭親子對於廉政宣導與生態平衡二者有何關聯的疑惑表情,透過生態瓶道具的展示,具體呈現推動廉政工作在國家永續發展與生態平衡的重要,也讓行政透明、反貪腐、內控監督等抽象廉政觀念,轉化成簡單具體易懂可操作的生態模型,透過解說生態瓶所涵蓋生物生態系概念,結合國家要素與政府運作,用生動方式強調廉政工作在國家政府系統中所具有的反貪防腐功能,也讓民眾對於「陽光」在生態與廉政中重要的地位留下深刻印象。
     由於社會參與宣導過程中社區學校師生反應熱烈,106年3月14日花蓮市中原國小邀請花蓮林管處政風室對一、二年級及特教班約150位學生進行生態法治教育,有幸為此廉政宣導準備百餘師生教具,現在對於廉政工作深入校園紮根,將來必有益於國家,莘莘學子透過活動不僅瞭解廉政工作的重要,同時透過動手學習製作生態瓶學到生態平衡永續發展的操作知識,相信這群孩子長大離開校園後與我一樣,走在陽光裡…。

相關相片